(因為作業延誤的關係,朱宥勳老師的圈選單將於之後補上)
【總體評論】
整體來說,這次的參賽水準還算整齊。除了極少數文字基本水準極差,有待磨練的作品外,大部份都能看出在小說的閱讀或書寫上有一定程度的準備。其中最好的幾篇不但文字沈穩,人物的應對和場景的調度也都極有水準。
如果要給參賽者們意見,我在此次評審中,最在意的部分,是「結局的經營」。
普遍來說,這次文學獎表現欠佳的作品,幾乎都是在結局失手。或許只是巧合,但本屆雙溪文學獎參賽者們處理結局時,寫爛的機率之高,是我自己的經驗中很少見的。
詳細原因我不清楚,但我只在這裡簡單說明一下:小說基本上一個「自訂規則,跑完規則」的過程。小說家一開始幫角色們設定動機和目標,結束的時候就必須閉鎖在這個動機、目標的延伸軸線上。
在最好的狀況裡,是你建構了一個規則A,結果在結尾把A昇華到另外一個高度,讓讀者意想不到。其次是你建構了一個規則A,並且至少忠實執行,完整跑完一個迴圈。這兩種狀況都是可以接受的,我們基本上要追求最高目標的是前者。
但我所謂「寫爛」,指的是你所設定的動機、目標根本沒有被滿足,你也沒有完整跑完你的規則,使得整篇小說看起來像是一場鬧劇,角色不知道從哪裡來、也不知道要去哪裡。
這是很可惜的,因為不管前段的營構多麽精彩,結局如果「墜機」,那幾乎是不可挽救的。(如果反過來,前面沒那麽好,但後面拉起來,這樣反而比較好)這一點希望之後的參賽者,可以稍微注意一下。
【單篇評論】(10篇)
[05 他卑微的城]
文字好,悠緩,沈得住氣,抒情強度很足。
[13 寧靜海]
文字壓抑,情緒很沉。雖然整體而言,概念仍嫌模糊,但處理疏離感的精準細節不少。
[17 將軍]
人物應對不錯,寫實性強。
[21 夢]
暴烈的壓抑,情緒強,但結尾未能翻新,比較可惜。
[24 槍響,煙散]
文字和故事的流暢性不錯,雖然對政治的理解天真了點。
[26 Water Under The Bridge]
意象強烈,段落流動之間的現代感很強。
[29 小團圓]
開頭略顯凌亂,但中後段情緒張力有出來。(檔案是不是有漏字?)
(註:後經確認,此份稿件並無問題)
[31 唉!這就是人生]
腔調沈穩,文字的控制也穩定。但標題與結局均是敗筆,多點切入的結構沒有發揮功能。
[34 自召之書]
切入點、腔調、思考方式和場景串接都非常優秀,無可挑惕。
[41 幸福之論]
文字銳利,場景流利,情感的挖掘十分深刻。
朱宥勳
1988年生,清大台文所碩士。現專職寫作,為耕莘寫作會會員、《秘密讀者》編輯委員。著有小說《暗影》、《堊觀》、《誤遞》;評論散文集《學校不敢教的小說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