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圍作品單篇評論,共圈選9篇:
【編號15:〈細網中的倒影〉】
我心目中的第一名。敘事語調平淡而真誠,對於情感不過度渲染,表達內斂而顯得真實深刻,極為動人!好的藝術作品,大多是提出問題,而不是急於給個答案;接近人生實況,大多時候我們只能經歷那些問句,然後思考它,意義即發生在那個思考的過程,而非最後有什麼標準答案。此篇小說即在思考那些人生問句,尾部幾段很美,只是一些光影景物的描述,猶如幾句感嘆;最容易被拿來灑狗血的結局情節被平實描述得無痕無縫,小說技巧極為高明。
【編號16:〈灰色的午餐〉】
從國中生的視角講述社會公義議題。篇幅較短,小說結構上尚有發揮空間,但透過主角拒吃沙石車廠商提供的免費午餐,表達出該年紀對於公平正義的渴望,描繪出國中生面對高牆般強權勢力的那股氣憤情緒,以及氣憤後的無奈悲哀,頗令人感到認同。
【編號22:〈黑色長髮太陽〉】
我心目中的第二名。通篇主要意象:「面朝太陽西落方向的黑色向日葵」,執意留著長髮的男大生,心儀校園內一位陌生的長髮小姐,是愛戀情感的虛無投射?或是從某個幻影裡看見自己內心慾念的洶湧起伏?作者寫得曖昧,於是表面的故事情節不再重要,引人關注的,是主角不斷往自己內心探挖的思考深度。小說末幾段穿插喻意與真實的描述頗佳,裡頭尾句寫著:「我突然,好想去愛人。」 “想愛的慾望”與 “愛的對象主體”兩者關係可以斷裂,望見內心如此風景,猶如在小說情節裡看見朝向日落的黑色向日葵,敘事安排上頗具寓意。
【編號27:〈夢遺〉】
學生文學獎的意義,部份在於鼓勵「技巧不足,但創意活力生猛有勁」的潛力寫作者,這篇即有此特質。該文情節所需篇幅至少是現況兩倍字數以上,作者若細心鋪陳(並去掉一些過於直白描述的戲劇化片段與篇名),會是一篇很不錯的小說。
【編號38:〈細雨無聲〉】
藝術創作有種特質是:耽美自溺至難以理喻的程度;此講法並非貶抑價值,那程度一旦跨過某個超越平凡的極限,有時即是藝術作品的存在意義。本篇略有此意味,開頭前千餘字均在白描寫景,情感與情節細藏其中,讀來沉穩有力、美感十足,可惜後頭講述兩人關係時太過簡單直白,失去了寫景物時的安靜細膩。若真要無聲,建議把所有對白拿掉,不用擔心讀者是否看得懂(但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!);有時能夠閱讀到小說裡的氛圍,會比知道發生什麼故事情節更為重要(或許推理小說例外?)。
【編號46:〈我們的金色麥田〉】
學生的小說創作中,以古早時代為背景的作品常有一種造作的違合感,也因為此類型原本即不易書寫,需要做許多時代背景的功課,以及對於重現久遠時代的意義有所創作自覺。但本篇讀來並不造作,且有種自然的親切感,人物生動可愛。作者若非曾有鄉村生活的黃金體驗,則或許是甘耀明或陳淑瑤小說作品的粉絲讀者?若不是,真心建議來讀這些台灣優秀小說家的作品。
【編號47:〈菸火〉】
真實生活裡很多事情的意義沒有對錯標準,例如「抽菸使人有較高機率得肺癌」是個科學上的結論,但「知道抽菸對身體不好,卻仍繼續迷戀」則是人性上某個真實存在的面向;好的小說,通常都是對後者的描述,那所能展現的面向更加廣闊,亦更貼近我們真實的複雜人生。本篇小說不做道德勸說,只在形容某種人性姿態,表現頗佳,但此立場或可再更堅定一些,現況讀來作者的創作自覺還不夠強烈。
【編號48:〈酒紅色的樂譜〉】
近年學生文學獎的參賽作品頗多霸凌議題的作品,這類小說易將好人壞人的立場寫的過於絕對,人物情感常顯扁平。此篇小說也在寫霸凌,但較不同的是主角的敘事語調,極為平淡無事,講起那些霸凌情節似乎不帶情感,對於他人的親近表現亦冷漠相待,直至同被霸凌的同學跳樓自殺後,才以「覺得有些噁心,所以請了長假」來表達那些被壓抑的感覺。不直接陳述悲情,而是以描述在霸凌環境下冷漠求生的姿態做為表達,在敘事上顯得有力。
【編號51:〈迴轉〉】
此篇為本次參賽作品中,對於挑戰小說創作形式最具企圖心的作品。敘事形式以及內容情感均以「迴轉」的概念進行,兩者彼此呼應,最後是魔法失效,在小說情境裡清楚呈現世事難以逆轉的真實生活,設計上頗具涵意。此篇直文男大學生的同志情慾,穿插著男性同學們在線上遊戲裡的博擊場景,亦具新意。只是「因為是同志,所以……」的故事情節設定邏輯,雖然在現今生活中仍見發生,但或已不是普遍情形?當下已有那麼多同志不畏風雨、抬頭挺胸地走在街頭,「同志」只是一種無需特別提及的平凡事情,真正要煩惱的人生困境後面還有很多很多哩!
總評:
此次六十五篇參賽作品大多已有不錯的敘事能力,情節鋪陳掌握度佳,但普遍在議題與內容上則略顯表面,亦反應出文學小說閱讀不足的狀態、較少與之有所呼應與對話。此部份可隨創作者增加閱讀經驗以及人生歷練後而有所拓展,此次參賽的同學們若願意花時間研究並靜心等待,相信必有所獲;寫作本身即是最大的報酬,能使創作者透過思考去體驗現實生活中無法擁有的感官經歷,甚至重新定義生命應為何物,價值非凡!與同學們共勉!
評審介紹
徐譽誠,1977年生,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畢業。文學創作以短篇小說為主,著有短篇小說集《紫花》。小說作品曾入選九歌出版社年度小說選輯、青年文學創作數位典藏…等,亦曾獲國藝會文學創作補助,以及聯合報文學獎、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、福報文學獎、寶島文學獎…等。目前小說作品與藝術評論散見於《印刻文學生活誌》、《短篇小說雙月刊》等雜誌。